关于感性和理智
一个灵魂进入一副躯体之后:
首先,处于沉睡状态。
接着,慢慢发展它的两件工具:感觉和思维。
然后,灵魂苏醒,开始利用它的工具在世间修行。
最终,修行圆满,与躯体告别。
这里的重点是,灵魂苏醒之后,感觉和思维降级为工具,这是由“明智”到“爱”和“喜悦”的跨越,“平和”“开悟”的基础。
反复无常,躯体一会儿被感性主导、一会儿被理智主导的人,正处于灵魂苏醒期的不适状态中。他要做的是,利用感觉和思维的不断滋养,让灵魂的力量不断增强,从而逐渐摆脱感觉和思维的控制,让充满爱的灵魂占据主导,慢慢发现无所不在的喜悦。
批评他人很容易,不仅父母和配偶,人人都可能把批评别人当成家常便饭,可是,大多数批评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、不满和愤怒,不但没有启发和教育意义,反而使局面更加混乱。
真正具有爱的人,绝不会随意批评别人或与对方发生冲突,他们竭力避免给对方造成傲慢的印象。动辄与所爱的人发生冲突,多半是以为自己在见识或道德上高人一等。
勤于自省,才能走出这种境地。如果你具有爱心,而且想帮助对方,首先必须进行自我反省,确认自己的观点是否有价值。“我看清了问题的本质吗?”“我的动机是为对方着想吗?”“我发现了问题的症结,还是出于模模糊糊的假想?”“我是否真正了解我所爱的人?”“他的选择是否可能是正确的,我却因经验有限才觉得他的选择不够明智呢?”“我想给所爱的人提供指导,是否出于一已的、自私的目的?”真正以爱为出发点的人,应该经常反思上述问题。
——《少人有走的路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