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气球

朋友的面馆开张,找我们帮忙布置一下,其中还有两个德国人。

现在要把已经用线系起来的一大串气球,围成一个圆形固定到天花板上。我就想拿双面胶往气球上一贴,再把气球往天花板上一按就OK了,方便快捷,不费功夫—因为上次晚晴过生日我们就是这样搞的,虽然说过了不到两天粘在墙上的气球就掉的掉、爆的爆,剩不到几个——开业也就那么一会儿嘛!

不过正在我找双面胶的时候,那两个德国兄弟已经开始行动了。他们踩着梯子,小心翼翼地把两块天花板接缝的地方抬起来,然后插一根牙签进去,再把一根细线绕在牙签上垂下来。这样其他人在下面把垂下的线系在串气球的线上,另一头轻轻一拉,气球就被吊上去了。

在弄清了他们的设计意图之后,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!久闻德国人的严谨及其工业技艺之精湛,今天竟被我亲眼见证了!

他们的做法虽然很麻烦,但结果却远比用双面胶好:首先用线挂住别说两天,就是两个月也不一定掉,更重要的是不会把胶粘到新刷的天花板上—粘上之后很难清理干净,不小心就把天花板弄成黑乎乎的一片。

佩服的同时也很汗颜。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做得更好,精益求精,只看有没有这个意愿和这个毅力!

看来下次再挂气球时,我要试一下德国产的双面胶了!(@_@)

我的“青春”

网上一则新闻:“中年男子某某经法院判决离婚后,用砖头拍死妻子情人……据警方介绍,该男子32岁……”靠,不是吧!32岁就成了“中年男子”?特意谷歌了一下,维基百科上给出“中年”的解释是“年龄在40至50周岁左右年纪的人”……

即便如此,想想即将到来的五四,听着HIFI歌手翻唱的老歌,思绪还是不由自主地回到了若干年前——那个也把三十几岁的人看作是长辈的年代。

那时的自己是如此的稚嫩。长发中分,抹上一大坨“摩丝”,镜子和梳子揣在怀里,没人的时候就偷偷摸摸地拿出来梳梳照照,走在街上还蛮不好意思,好像所有人都在打量着自己。

那时的情感是如此的单纯。异性的吸引,源于对另一个世界的无比好奇。纸笺传情,然而所谓“情书”只是谈天说地,相互勉励好好学习。当初恋女友把头靠在自己的肩膀,竟然身子颤抖、不知所措。

那时的世界是如此的神秘。一切都是那么新鲜,一切都想尝试。可以不分昼夜,三天读完一部《红楼梦》,也可以连续几个晚上潜伏在学校的微机室,不是看电影打游戏,而是通宵打字,只为了体验那老式机械键盘按下抬起时“嚓吱嚓吱”的高科技。

说“时间过得真快呀”或者“时间过得好慢啊”,往往是在回首过去;如果非要在当下这一刻感受时间长度,那很可能是在浪费时间。 对时间最理想的感觉是与它保持相对静止,而不是一会儿觉得它快,一会儿又觉得它慢—在喜欢的路上潇洒地走下去,就像时间不会流逝。

阳历2013年的最后一天,颖妹告诉我说晚晴会走路了,第一感觉竟然是伤感!……

江湖篮球之终篇

大概是07或08年,在一个坑坑洼洼的球场上打球的时候,与人争抢、跳起后一个不小心脚没踩稳,右小腿部分向外侧扭成了90度。后来是强忍着剧痛,装作没什么事儿的样子,自己一步一步跳回来的。那时哪有像现在这样爱惜身体,过了几个月慢慢可以正常走路了,就好了伤疤忘了疼、依然在球场上猛冲猛撞起来,更有了2011 年的“江湖篮球之开篇”,准备系统而持久的战斗下去了。

最近一年多逐渐发觉右膝关节有些不对劲儿——走路时经常感觉到咯噔咯噔的声音;同样的路程,左膝什么感觉都没有,右膝却隐隐作痛;右腿比左腿更怕冷;在身体左右转动时,经常稍一用力,右膝关节就像当时扭到的那样发生错位。于是想去医院检查检查,但又不敢——万一查出什么问题,我可怎么办啊!不去吧,又怕讳疾忌医最后更严重。几经犹豫,终于还是来到医院。在我描述了情况之后,医生让我躺在床上做了抽屉试验还有什么试验,一开始说是我的半月板撕裂,然后让我去拍X光、做核磁共振,后来判断好像是十字韧带有问题,最后又说只有去做微创手术用关节镜检查才能确定……

妈妈过生日,爸爸跟四岁大的女儿说,“宝贝儿,来,我们一起去买给妈妈买生日蛋糕好不好?”女儿在一旁玩自己的玩偶,无动于衷。爸爸又问,“宝贝儿,当你很喜欢的人过生日时,你应该怎么办呢?”这时女儿答:“跟她一起玩!”—来自Quora问答网。 幸福是一种身心上的满足。人人都需要幸福。朝着目标迈进是我的幸福;我的目标之一是让亲人们幸福。 对于亲人来说,我所能给予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?不是金钱和物质,而是时间和态度。

伟哥追求的完美爱情是两个人之间持久的相互吸引,我觉得其本质是期望用爱情来化解孤独。因为当有一个很吸引你的人并且你也知道对方同样受你吸引时,你就不会感到孤独;如果她很吸引你但你不吸引人家所以得不到,或者她很崇拜你但你不喜欢她,你同样会孤独。这种相互吸引可以化解孤独,但是化解孤独并不一定要相互吸引。之所以会孤独,是因为内心无人理解,思想无法与人交流。相互吸引带有一层神秘性,是双方一探究竟的冲动,从而使双方产生了对能够相互理解这个结果的预期,但可能还并不是真的已经理解了。而真正的相互理解后,那种使得相互吸引的神秘性可能会降低,这时候起到化解孤独作用的,是由于相互理解而产生的坚定的信任、巨大的默契,一致性,心照不宣。这种结果不一定非要通过相互探究而得出,应该也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又高效的相互沟通来完成。

一个人没有义务忠于任何个人或组织,你只需执着于自己的理想、信念和责任。一切试图引导你向某某尽忠的行为或言论,都是有目的的。

强势?弱势?

深圳傍晚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三岁小孩出去散步,孩子在前面跑,结果一声巨响被一辆车撞得鲜血流了一地,当场死亡,父母吓呆了,半天不能动弹。肇事者逃脱一晚上后自首—醉驾者的惯用伎俩。 

不禁YY:酒驾之所以屡禁不绝,可能与驾驶者的心里优势有很大关系,第一他不怕人撞车,因为人撞不过车;第二即使撞了人也可以或者可能通过某些手段摆平。如果让他醉酒驾车去闯地雷阵,估计他也不太敢,除非他真的喝得神智不清,不过这时他应该也操作不了离合器与油门了。当然有的行人也有心里优势,以为你就是不敢撞我,这对于正常的司机是成立的,但对于不正常的就不成立了,我就是敢,“撞倒几个人有什么了不起的?”,所以还是开车的优势大一些。

这种优势与劣势、强势与弱势是不可避免的,但是在倡导尊重每一个体的场合下还是应该尽量避免,比如职业拳击赛会分重量级、次重量级、轻重量级等多个级别。当然马路上也有人行道,不过画在路上的人行道和车行道交叠在一起,而且很多路口的交通灯设置自相矛盾,行人和车辆可以同时通过,这样就还是有强势和弱势的冲突。

那怎么办呢?第一可以把车行道与人行道绝对分开,类似现在城市中的自来水管道,所有的车辆在管道中跑,这样从根本上杜绝了强弱势的冲突,不仅可以避免交通事故,还可以省去那么多交警和城管们的麻烦。

页面

订阅 LFREE R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