咀嚼

一个人没有义务忠于任何个人或组织,你只需执着于自己的理想、信念和责任。一切试图引导你向某某尽忠的行为或言论,都是有目的的。

与之能够进行可以化解孤独的交往,才称得上是朋友;不因停止交往而疏远的朋友,才是真正的朋友。

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;如果不能有效沟通,那还不如不沟通。

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就三十多年,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也就十几二十年。看看改革开放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,看看互联网从无到有对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,就知道三十年其实很长,可以发生的事会有很多,而我们很多人现在感叹韶光易逝、自称老了,其实为时过早。真实的情况是“我们还年轻,我们很直溜”—当然前提是要懂得珍惜时间!

人需要一个伴儿,无论是无聊时、寂寞时、还是孤独时。当他/她找到了这个伴儿,并且一方对另一方的关心达到了“第三境界”,他们之间的爱情便是完美的爱情。

应该每个人都有自己真正关心的对象。

关心他人的方式方法各种各样、因人而异,但似乎并不是每一种都是那么“有效”的,因为我们经常会看到“因爱生恨”的情况,经常会听到有人说“把好心当成驴肝肺”。

经过这么多关心与被关心的经历,我觉得关心一个人可以分为三个境界:第一境界是接受与理解;第二境界是鼓励与支持;第三境界是正确的引导与启发。达到了第一境界,对于他(或她)做错的事,虽然不认同,但我知道他必然有他的道理、有他的难处,所以我不责备他;达到第二境界,我知道他是善良的、优秀的,他一定会努力做到更好,所以我除了不责备,还会给他以鼓励和支持;达到第三境界,我除了鼓励和支持,还会以自己的学识和修为、精力与时间,跟他共同克服困难、解决问题。那种“一句话你这样做,否则就冷眼、责骂甚至殴打”的自以为的所谓“为你好”,其实是狗屁!

告别钜丞的年轻朋友们

离合悲喜崎岖路,
钢冷消融易碎心。
我愿千金得固友,
天将厚意犒辛勤。
大锅三载浑如电,
年老倏忽又一春。
度尽劫波兄弟在,
相逢知是钜丞人。

极限狂飙

10分钟过去了,还是不见K3的踪影,难道这司机以前是开跑车的?

不过我的的士司机也不错。只见各种各样的大小车辆,统统向我们后面飞快闪过。车子左冲右突,我紧紧抓着车内的扶手以免被甩出去,边提醒这位长得帅气肌肉结实的小伙子,“还是要安全第一,安全第一……”他微微一笑,很自信的样子,“我知道,放心吧!”然后一脚狠踩油门……

我本以为的士可以很快地追上公交的,眼看到了拱北,心里有点着急。一来时间拖得越久,经过的站越多,上下车的人就越多,找回来的可能性就越小;二来的士的计价表也在随着车速狂飙,而我身上只有50块钱。

临近终点站,终于看到曼妙的K3,在马路对面众多公交巴士的簇拥中,微笑着缓缓离去。此时我直接下车冲过去已经来不急了,只能调转车头继续追,而这里的士不能直接掉头,必须穿过几条满是行人的拥挤小巷,拐一个大弯……

眼看就要到手了,却又被它跑掉,心里有种被戏弄的感觉。

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把东西落在车上了,虽然都值不了多少钱,但是一件物品还没有发挥它的使用价值就让它凭空消失,实在是心有不甘。

今天当我发现的时候,已经下了车走出了一段路,准备去吃晚饭了。先是一阵懊悔,然后突然意识到,才刚刚过去五分钟,说不定有希望找回来,既然有希望,为什么不试试呢?难道要再留下一个遗憾?

关于攒钱的思考 -听完郭德纲相声《穷富论》

人人都把父母和子女做为和自己一样的、必须支出对象的话,那么人的收入和支出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永恒的过程。所以就不存在“收入到某个程度,然后就说,好啦,我以后什么都不用做,只要花钱享受就可以了”这样的情况。因为不管你攒了多少钱,只要支出不断,就会有用完的一天,到时候你终归要去想办法赚钱,无论是去打工去投机,还是去偷去抢——当然,这里的“你”可能是你的儿子、孙子或重孙子……从这个角度来看,就根本不可能有“一劳永逸”,自然的情况就是,“劳逸结合——劳一阵儿、逸一阵儿”(前提是要能保证一个基本时间段内的收入大于支出),“劳”是你在“收入”,“逸”是你在“支出”。但其实这不是一个最好的状态,最好的状态当是“劳逸融合”——去做你喜欢做的事(喜欢则“逸”),并用它来保障生活。@_@

页面

订阅 RSS - 咀嚼